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母女俩“闹”进精神科诊室,多子女家庭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23-04-23 08:18:03 来源:光明网

自从6年前弟弟出生,杭州女孩安安和母亲张女士(均为化名)都在处理家庭亲子关系问题上“摸着石头过河”。

可“过河”好像失败了:在母亲眼里,安安从乖巧懂事变得打扮奇怪、蛮不讲理;在安安眼里,曾经温柔的母亲现在只会大呼小叫——两人关系剑拔弩张,直到“闹”进精神科诊室。

4月21日,澎湃新闻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焦虑障碍科得知这个极端案例,也和儿童心理科医生聊了关于多子女家庭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的话题。


(资料图)

冲突

“医生,你看看她吧,是不是有病?”张女士一进焦虑障碍科张颖医生诊室,就控制不住情绪地崩溃大哭。安安跟在后面,冷漠地看着母亲大哭,穿戴宽松,外表看不出性别。

张颖查阅患者信息:安安,14岁,女孩。她让张女士先出去休息,单独和安安聊。“你问吧,我也想看看我有没有病。”安安就诊态度很不屑,紧接着又说:“我知道,都是我的问题,是我需要检查、吃药、看病,是我把家闹垮了!”

张颖大概猜出,这不是张女士第一次带安安看精神科。“你父母带你看了很多医生,是吗?那你觉得自己有问题吗?”“有一点吧,但肯定比我父母问题轻。”安安回答。

在后面的问答里,张颖得知,6年前,安安有了一个弟弟——用安安的话说,那是她家庭纷争的开始。从弟弟出生,父母就期望乖巧的安安给弟弟做个好榜样,并参与照顾弟弟。

安安幼年时很听话懂事,父母按照安安的“样本”制定了弟弟的教育计划:幼儿园小班早教英语音乐;中班增加美术绘画;大班参加游泳竞速。可毕竟是完全不同的生命个体,弟弟不像安安小时候那么安静,爱哭爱闹,抗拒所有培训班,甚至不想上幼儿园。“他像一个定时炸弹,把原来的家庭秩序都毁了。”安安觉得。

同时顾两个孩子,妈妈精力大多放在年幼的弟弟身上,给安安剪了短发,学习也无暇顾及,认为安安是姐姐理应让着弟弟,常对她提要求而缺少给予。

“妈妈更宠爱弟弟。”安安感觉在家庭中被忽视了,几年后到了青春期,情绪更加放大,她以宽大衣物掩饰发育的身体,不再和父母说话,更不想理睬弟弟。到最近,除了大吵,安安和家人已经没有任何交流。

“我女儿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她肯定是生病了。”父母这时开始着急,带安安去精神科就诊,到张颖这里之前,已经跑了好几家医院。

“一个心理生病的孩子身后,是一整个家庭病了。”张颖给安安安排检查和测评后,把张女士留下,提出让她也做一些检查。张女士没有抗拒:“我也觉得自己不对劲,失眠、心慌、烦躁、忽冷忽热的,头发大把往下掉,情绪也不对,是我影响到孩子了吗?”

张颖认为,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因精力分配问题,容易忽略孩子的需求,孩子有时候看来蛮不讲理,其实是因不被允许而产生的挫败感。

而且父母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教育弟弟妹妹并不是哥哥姐姐的责任,弟弟妹妹也不需要跟哥哥姐姐一样。安安和张女士的矛盾激化,也和母女俩“更年期撞上青春期”有关。

这个案例的结尾,是安安和张女士都进行了必要的药物治疗,这个家庭中的父亲和弟弟,也参加了家庭治疗,四口之家的关系得以缓和改善。

解法

“很多家长会发现,亲生的兄弟姐妹也会有先天气质上的差异,他们好像会填补着家庭中的某些空缺。比如,已经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通常另一个会乖巧懂事——每个孩子会用不同的方式争取在家庭中的‘一席之地’。”浙大精中儿童心理科的一位医生向澎湃新闻分析,像安安和弟弟迥然不同的性格,在多子女家庭中并不少见。

在家庭中,兄弟姐妹会“在崇拜喜爱和憎恨彼此之间来回摇摆”

,有时亲密无间,有时打成一团,而这是他们尝试在自己和他人的需求间找到平衡点,在一次次打闹争吵中彼此谈判和妥协。

“很多父母,自己就是独生子女,其实并没有处理多子女关系的经验。”

儿童心理科医生给出一些具体建议,第一点是妈妈怀孕的消息要第一时间告诉大宝,并且解释妈妈肚子里发生了什么。在去医院分娩时,要告诉大宝离开和回来的时间,安抚他可能出现的恐惧和不安情绪。

再者,新家庭成员到来时,大宝出现行为“退行”很正常,比如大发雷霆、哀号哭闹、黏人、夜醒、尿床。每个孩子的表现会因为年龄的不同而不同,这是他们在努力调节自己的压力和期待。给孩子一些时间和一些关注,加以观察,一般一段时间内退行会消失。如果一直持续,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孩子间的竞争会随着成长而持续。

随着孩子达到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变化的需求会影响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当兄弟姐妹出现不和时,心理医生建议父母,只要有可能,就不要参与其中,只有在存在人身伤害危险时才介入,“如果你总是干预,孩子们可能会开始依赖你来解决问题或者无意中让一个孩子总是受到‘保护’”。

但父母不是每次都在一旁坐得住。“如果确实需要介入,请尝试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为他们解决问题。分开孩子,直到他们平静下来。在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前,不要立即重新讨论冲突。”医生说,如果担心孩子互相辱骂,那关键在于平时教导孩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感受,而不是在现场干预。

心理医生建议父母,不要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弄清楚哪个孩子应该受到责备上,“战斗”需要两个人才能挑起,每个人都有部分责任。在子女矛盾时,尝试建立一个“双赢”的局面,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还有,对子女不要太多控制欲,这很重要。

来源:澎湃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