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十八年不变的毕业寄语背后,是他的坚守

发布时间:2023-08-05 18:44:16 来源:长江日报

“我永远在江大等你们王者归来。”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江汉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魏坤都会这样寄语他的毕业生们。从2005年至今,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江大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魏坤从而立到不惑之年的变化,唯独不变的是他对江大、对学生、对设计的热爱与眷恋。

魏坤。


(相关资料图)

暖如“阳光”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江汉大学,有一个被誉为设计“黄埔军校”的学生工作室——零肆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正是由魏坤带的学院首届毕业生——2004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所创立的。

作为这一级学生的专业班主任,魏坤体验了许多来江大执教后的第一次:第一次带学生外出实践考察、第一次带学生去校外比赛获奖、第一次举办学生的作品展、第一次创办学生工作室等等。“当年2004级的学生们找到我,说他们想成立工作室。我把这些学生召集在一起,就在我的办公室成立了最初的零肆工作室,一直发展到今天。现在的零肆工作室基本上每一年都被评为江汉大学十佳社团之一,培养了许多如今活跃在设计领域的优秀毕业生。”魏坤说。

作为班主任,魏坤时时刻刻关心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他不仅自掏腰包为班级贫困学生送去棉被和水果,还在毕业时亲手为他们写纪念贺卡和制作毕业礼物。“班主任就应该多去学生的寝室走动走动,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魏坤说。他对学生们的关心也得到了学生们最真情的回报。毕业之后,学生们还与他保持线上联络,魏坤的毕业生们还有一个联络群——“坤哥的菜园子”。他说:“我希望我像阳光一样让所有的园子里面的菜能够茁壮成长。”这就是菜园子的寓意。

魏坤与学生交流。

魏坤还是毕业生们在江汉大学的“守望者”。从设计学院建院之初至今,学生一届届告别,很多老师也已经离开,但魏坤依旧坚守在这里,成为毕业生们返校之时为数不多的熟面孔。“不少老生回来需要办学历证明、成绩证明,最后都会找来我这里。”魏坤说。他与学生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学生们未来道路的选择。

2004级学生的毕业宴上,一位叫章健的学生抱着魏坤号哭不止,毕业之后,在魏坤的影响下,他也走上了设计类专业的教书之路,一直执教了五年。“很幸运当时能遇到老师,他的谆谆教诲,在学业上帮助和在生活中的关心,让当时不懂事的我慢慢成长。”章健说。同样投身教育的还有硕士毕业后留在江大任教的徐颖。“本科毕业的时候,她即使知道自己会再继续成为我的研究生,还是抱着我痛哭。”魏坤笑道。

2011级的毕业生云威原本在上海创业,但是受到魏坤的影响,最终追随他的足迹,将公司开在了江汉大学附近,时至今日仍然跟魏坤有专业上的密切交流与合作。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魏坤凭借自己为师四年的魅力,让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了武汉、选择了教育行业。

拳不离手

做专业里的无敌先锋

魏坤老师不仅教学上是一把好手,也是在专业领域里享誉省内外的先锋。他一直坚持以专业为城市服务,以专业为教学服务。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设计教师,要教好设计,首先应该是做好设计。

任职以来,他为武汉市所做的设计项目早已数不胜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的主视觉海报设计、“武汉发布”官方微博logo、“武汉教育”品牌标识等……“作为省市共建的江汉大学,始终锚定高水平城市的大学建设目标。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还是老师的专业服务,都是要去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地方的文化。尤其是视觉传达设计这样的应用性专业,更应该服务于武汉的经济文化建设,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使命和责任。”魏坤说。

魏坤。

为学校与城市做设计,需要参与设计工作的人全身心投入,反复修改、完善。黄鹤楼是武汉最著名的人文景点,每日的游客络绎不绝,而黄鹤楼的VI视觉形象系统、导向标识等就是由魏坤在十年前带领学生设计创作的。“这个logo的主体既是一个‘黄’字,又像这座黄鹤楼。字体之间的祥云图案,则是以俗语‘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为灵感设计而成的。右边黄鹤楼的字样,也是我从黄鹤楼题词相关碑文中摘出来的……”三言两语可说尽一个设计的创意,却说不仅创意产生的故事。魏坤和他的团队为了完成视觉形象系统和logo的设计,进行了实地调研、头脑风暴等工作,更需要依靠魏坤数十年之内的设计经验和积累,才能有一个好的作品。

2011年时,武汉市举办两型社会建设成果展,邀请魏坤设计团队进行视觉设计,他带领八名设计学院的师生,上午接到通知,傍晚便进驻市政府的办公区域展开工作。在全封闭的工作环境下,他们鏖战七天完成设计工作,从展板的平面设计到展区的规划和布置,都由魏坤牵头完成,到了晚上,他们就睡在办公室长凳上。辛苦的付出换来的是卓越的成果,市政府还为江汉大学寄送了一封感谢函,以表彰魏坤师生的辛苦付出。

魏坤的设计不止奉献给了武汉市,也同样成了学校和学生之间联系的一条条纽带。作为江汉大学设计学院的负责老师,每一年江汉大学送给毕业生们的毕业礼物都会由工作室团队参与设计。“你看,这个印章中间就是江汉大学图书馆的水晶立体雕塑,这里刻着的是他们的姓名和学号,这是由我们设计的江汉大学今年给毕业生们的专属毕业礼。”魏坤介绍。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他坚信只有老师自己时时刻刻工作在行业一线,才能给学生和社会带去更有用的知识、更实际的帮助。

亮如灯塔

做知德的教授者

魏坤与学生交流。

在他的课上,魏坤从不止于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传授他们做人、做事的态度。他经常在课堂上播放节目《我是演说家——教育的意义》中的一个片段,帮助学生们理解大学该学什么、以后该做什么。此外,他还身体力行将一名设计师应有的习惯和做事态度通过课堂细节教给学生。在电脑中,魏坤会给自己所有的文件进行详细的分类整理。在课堂上,他总能通过这些有序的分类迅速地为学生们找到合适的解释案例。“我经常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学生们,作为一个设计师,你要有整理的能力,因为设计本身也是整理文字、整理图形。在生活的细节上注意了,才会潜移默化到专业上。”他说。

在教学方式上,魏坤也很“有一套”。每次课前,他会注重观察学生的状态。“学生状态不好,我就不讲知识,而是帮助他们调整状态。”他希望,自己的每一节专业课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高效的。此外,他还会根据学生们的作业,去反过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品行,常常被学生们戏称为“算命先生”。他笑着说:“我能通过同学们的作业判断出他们是不是一个寝室的、最近状态如何。”

魏坤的授课细致入微,不同于同学们所说的“硬课”,他的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的一些收获不是立竿见影马上就能看到的。”他说。就设计这一专业来看,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的设计天才,但每个人可以培养对设计的敏感度,正如他常说的:“设计是熏出来的,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如一个杯子、一副桌椅、一颗草木等等,皆是设计。”从读万卷书的理论基础到行万里路的实践储备,再到最后阅人无数的悟的境界,这种三步阶梯式的理念正是魏坤希望教给学生们的。

“老师应该像一个灯塔一样,照亮一个学生前行道路。老师或许不是知识的创造者,但他一定是一个传播者。”魏坤自己因为老师们的影响,走上了设计和教书的道路。如今,他再次将这份热爱传递给学生们,在三尺讲台和三寸画笔间照亮下一代的道路。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实习生李思睿)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链接地址:http://m.app.dawuhanapp.com/share/special/specialPic/?contentid=22888423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上一篇:微信看一看在哪里 微信看一看功能使用介绍 微信看一看功能在哪里打开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