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议“叙事共同体” 第十届上海国际文学周开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十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书展前夜开幕,多个活动将首次采用网络直播
中外文学写作者共议“叙事共同体”
202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揭幕前夜,第十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以“叙事共同体”为主题召唤中外文学写作者。“共同体(community)也可以翻译为社区、家园,这是一场文学亲友的世界级聚会。我作为一个老上海人,欢迎大家回家。”主持上半场论坛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俊这样展开热情的开场白。
在作家、学者陈福民眼里,“叙事共同体”的功能与内容远比这个概念本身要开放。“当我们使用‘叙事共同体’这个概念的时候,它首先表明了一种文学写作的危机状况。以往的文明表达、文学叙事对文字的依赖,几乎是绝对的,我们很少考虑媒介的多元性乃至主导性,很少思考如果不是张艺谋拍摄了同名电影《红高粱》,莫言的文学效应和社会成就能否抵达传统文学的巅峰。”在陈福民看来,小说家们必须在传统的文字崇拜之外,正视和回应新的文明挑战与新的叙事可能性。
奥地利作家菲利普·韦斯和读者分享的是“山”。达·芬奇的一幅画,没有人物,只有山川、凹凸不平的岩石、河流、树、灌木和草甸,它被视为人类艺术史上第一幅纯风景画,但中国的山水画早在数百年前就这样做了。在中国传统寓言里,移山的愚公绝不愚蠢,反倒成了人类世界的先知。他早就知道,他的子子孙孙终会拥有移得动山的力量。每位登山者都登自己的山,这取决于登山者自己从东面还是西面、南面还是北面出发,以及用德国、中国还是阿拉伯视角来看风景。但是,如果所有登山者在山顶相遇,看着地平线,互相描述他们各自遇到的山,如果这些山汇入一个叙事共同体,合为一幅万花筒式的图像,那会如何?
鲁迅文学奖得主田耳以“山”回应奥地利同行,“如果我们视野之中都有同一座山峰,那么只需相信自己目光的引导,遵循脚下的道路,一路向上。虽然路径不同,我们终究会在最高点汇聚。对写作者尤其如此。文学若能跨越语言的樊篱,规避沟通的障碍,彼此交流得以畅行无阻,不同文字的作品竟然得以等量齐观,那么每个写作者岂非抄捷径抵达或靠近世界文学?”
小说家辽京谈到阅读之于“共同体”的意义。“阅读可以是一个人的活动,也可以使许多人聚在一起。一本书的阅读和传播,如同建立一个移动的客厅,读过的人坐在里面,身边是不曾谋面的朋友,这些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相通的体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共同体。”在辽京看来,书籍就像一种公共生活的空间。“也许我们打开同一个网站,被推送的内容都是不相同的,但一本书在所有人手里都是本来的样子,让我们有机会坐在一起。”
四川作家杜阳林说,“每个写作者在面对写作时都是个体劳动。以个体之力构筑文学之楼,但不能忘记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个体故事一定要融入集体和社会设定的叙事框架,从而产生强烈的叙事共性,让作品深入人心。”
作为上海书展特色子品牌,上海国际文学周自2011年创立以来已邀请250多位中外作家、学者,包括4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可以说上海国际文学周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今年,28位上海国际文学周嘉宾将参加40多场文学活动,包括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举办的“诗歌之夜”,在上海展览中心、思南文学之家、朵云书院、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等地举办的文学对谈和签售分享。多个活动将首次采用网络直播,让更多文学爱好者、读者得以共享现场。(记者 施晨露)